
本网讯:近日,由教育部主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系列主题活动之“七十五载薪火传承,千秋伟业奋斗有我”——第八届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落下帷幕。由我们教师周鑫、王菊丽指导,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生付梦蕊、商子萌、王宝主讲的大学生讲思政课作品《寻找孝文化背后的传承密码》,从全国1339所高校提交的5007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这一重要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孝感作为中华孝文化的重要发源地,素有“孝子之乡”的美誉,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建设文化强国,传承与发展孝文化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我们学生立足孝感深厚的孝文化传统,围绕其起源、发展及新时代传承深入研究,系统挖掘理论内涵与时代价值,结合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用心创作、精心打磨本次参赛作品。
作品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材的第十章第四节“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理论基础,以“寻找孝文化背后的传承密码”为课程主题。课程内容依托大思政课实践基地孝感博物馆以及其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孝文化引入“文化自信”这一概念;从“小孝敬亲、中孝敬业、大孝报国”三个维度深入探究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后通过呼吁新时代青年要牢固坚定文化自信,培养青年坚定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壮志豪情,引导青年将文化自信融入自身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个人的成长需求与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同频共振。
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是推动思政课入脑入心、提高吸引力与感染力的重要载体。马克思主义学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思政课改革创新,发挥思政课育人主渠道作用,不断提高育人成效,切实发挥“大思政课”培根铸魂作用,引导学生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